日前,世界银行与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推出2023年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排名(简称“CPPI”)。本次排名统计了全球508个港口的876个集装箱码头在2023年中的绩效表现,包括194198次船舶靠泊、2.537亿次move,最终405个港口进入榜单。
报告显示,2023年东亚和东南亚港口表现出色,前20名中有13个港口来自这些地区。
本期CPPI中,在表现最出色的港口中,中国洋山港蝉联榜首,阿曼的塞拉莱港保持第二位,哥伦比亚卡塔赫纳港升至第三位,摩洛哥的丹吉尔地中海港稳居第四,马来西亚的丹绒帕拉帕斯港跻身前五。
本期报告基于全球405个集装箱港口的效率进行排名,重点关注集装箱船在港口停留的时间。
CPPI的编制基于迄今为止最为庞大的海运数据集,2023年完整日历年度内,船舶停靠超过18.2万次,集装箱移动量达到2.382亿次,吞吐量约达3.81亿标箱(TEU)。
据悉,本期报告新增了57个港口,包括爱沙尼亚的穆加港、阿曼的杜库姆港,以及其他几个重要港口。印度的主要港口维沙卡帕特南港跻身前20名。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港尽管排名相对靠后,但是设法将船舶进港时间缩短了57%。
本期报告也显示,地区性干扰对各地港口的绩效都产生了影响。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港口信息分析总监特洛克·穆尼说:“人们对海运门户的韧性和效率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关注,也更加了解港口延误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集装箱运输具有高度相互关联的性质,这意味着一个港口表现不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超出该港口腹地范围,扰乱整个船期安排,由此导致进出口成本上升,竞争力降低,经济增长和减贫进程受到阻碍。”